节气·地气·底气
二十四节气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,在先秦一些典籍中,已经零星出现了后世二十四节气的名称;公元前 104年,西汉《太初历》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。它是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,认知一年中时令、气候、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。千百年来,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,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国际气象界,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”。
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,反映四季变化的有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 8个节气,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、大暑、处暑、小寒、大寒 5个节气,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、谷雨、白露、寒露、霜降、小雪、大雪 7个节气,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、清明、小满、芒种 4个节气。地处黄河支流渭河流域的宝鸡四季分明,节气在这里与相对应的季节及天气状况也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,像今年 11月 22日“小雪”节气,宝鸡地区便普降小雪。诸如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等反映节气与天气特点的诗句,更是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;而全国各地由节气而衍生形成的丰富有趣的民俗习惯、通俗适用的农谚等,更让其透射出隽永的文化魅力。
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它与农事生产、生活起居、饮食保健等息息相关,充分体现了人们顺应自然规律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,可谓“应天时、接地气”;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、爱护自然、利用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,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,对于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、实现可持续发展,也凸显出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。
二十四节气“申遗”成功,对于传承民俗文化、保护其文化内蕴极具现实意义,当然,各种习俗若能更“接地气”,与时俱进,必将让人们的生活更有文化底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