赶庙会
庙会,有的地方称之为“庙市”,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,也是农村地区集市贸易形式之一。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,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,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,进行祭神、娱乐和购物等民俗活动。所谓民俗,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、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,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,它的产生、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这样对庙会的形容,听起来有点生硬,其实在二三十岁的人的记忆里,庙会是一个有吃有喝、有舞有歌的地方;对于四五十岁的人来讲,庙会则是一个可以买到称心的擀面杖,可以给家里添置一些生活器物的地方;对于戏曲爱好者来说,庙会则是和一大帮子票友一次听个够的地方。打牌、唱戏、台球、油糕、面皮、羊肉泡、擀面杖、蒸笼、簸箕、扫帚等,这些元素让庙会的活动越来越丰富,也让不同的人在庙会上找到不同的快乐。
本来以为,经济发展下,庙会上的集市功能终将消失,但不是。
虽然很多东西在超市里都能买到,但一个出自木匠手中的锅盖,总是比超市里的玻璃锅盖来的有生活一些。一个手工做出来的擀面杖,总比机器制的顺手一些。一尺红布上售卖的石头镜,总比高档眼镜店里的更好用一些。
当然,也有变化。瓷面盆已经难觅踪影,塑料盆也越来越少,不锈钢的盆子则成了首选,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庙会上。
不变的庙会,正在悄悄起着变化。
一起变化的,还有听戏的人。很久以前,人们去听戏是不用拿小马扎的。到了戏台子下,提溜过来几片烂砖,堆出一个正方形的小方墩来,在上面铺上一层纸,既方便又能占位置。现在不了,找不到烂砖了,小马扎轻巧方便,想放哪里放哪里,人们也就不再费心找一个听戏的好位置,戏不好了,一抬腿带着小马扎就走了,也没啥留恋的。很久以前靠在爷爷身上跟着听戏的小孩子们,也不在台前台后窜来窜去了,台球桌前、游戏机旁,才是他们爱呆的地方。
以前唱完戏,台下一顺溜全是砖头垒的小方墩,远远看着,仿佛还能感觉到台下坐满了人,抬着下巴张着嘴,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戏,随时准备喝彩……